CPU:1-2 核(足够处理日常访问);
内存:2-4G(避免网页加载卡顿,尤其如果用了 CMS 系统如 WordPress);
带宽:1-5M(根据预估访问量,每天几百人访问 1-2M 足够,上千人建议 3-5M);
存储:20-50G 云盘(存放网站文件、图片,够用即可)。
CPU:2-4 核(多人同时登录操作,需要更强的运算能力);
内存:4-8G(应用运行占内存,避免卡顿或崩溃);
带宽:3-10M(员工同时使用,带宽不够会卡顿);
存储:建议选 “云盘 + 快照”(定期备份数据,防止意外丢失)。
CPU:4 核及以上(优先选 “计算型” 实例,比如 Intel Xeon 或 AMD EPYC 处理器);
内存:16G 及以上(大数据处理吃内存);
存储:选 “高性能云盘” 或本地 SSD(读写速度快,避免数据处理卡顿);
可能需要 “弹性扩展” 功能(算力不够时能临时加配置)。
带宽:10M 以上(根据观看人数,100 人同时看至少 10M,越多越高);
选 “带宽按流量计费” 还是 “固定带宽”?如果流量不稳定(比如偶尔直播),按流量计费更划算;长期稳定用固定带宽。
如果你服务的用户主要在贵州或西南地区,服务器机房在贵州(比如贵阳、贵安的数据中心),用户访问时数据传输距离近,延迟更低(比如打开网页、加载内容更快)。
贵州是 “中国大数据综合试验区”,本地有很多大型数据中心(比如贵安新区的超算中心、三大运营商及阿里云、腾讯云等在黔的节点),服务商资源更成熟,稳定性有保障。
主流大厂(阿里云、腾讯云、华为云、百度智能云):在官网搜索 “贵州节点” 或 “贵阳可用区”,一般会明确标注机房位置;
本地服务商(比如贵州本地的云服务商、运营商合作的云平台):直接咨询客服,确认机房是否在贵州境内,避免 “挂名贵州,实际机房在外地”。
选有 “IDC/ISP 资质” 的正规服务商(官网可查资质证书),避免小作坊平台(容易跑路或频繁故障);
看 “SLA 服务等级协议”:正规平台会承诺 “年可用性”(比如 99.9% 以上,意味着一年宕机时间不超过 8.76 小时),优先选承诺高、且有故障赔偿条款的。
是否有 24 小时客服(电话、在线咨询)?
是否提供基础技术支持(比如协助安装系统、排查网络故障)?
大厂通常有完善的帮助文档(教程、FAQ),对新手更友好。
新手最容易遇到 “服务器配置、搭建环境、故障排查” 问题,所以售后响应速度很重要:
新手容易踩 “低价陷阱”:比如 “1 核 2G 一年 99 元”,但可能限制带宽(比如仅 1M)、不包含快照(备份要额外花钱)、后期升级贵。
对比时算 “总费用”:包含基础配置、带宽、存储、是否需要额外买安全服务(比如防火墙、防 DDoS)。
新手建议先买 “短周期”(比如 1 年),用着合适再续费(避免一次性买 3 年,发现配置不够或服务商不好用)。
选支持 “弹性扩展” 的:比如可以随时增加 CPU、内存、带宽(无需停机更换服务器),配置不够时能快速升级,避免重新迁移数据的麻烦。
存储是否支持扩容:比如云盘容量不够了,能否直接加容量(而不是重新买服务器)。
明确用途(建站?企业应用?大数据?)→ 确定基础配置(CPU、内存、带宽大概范围);
优先选 “在贵州有机房” 的正规服务商(阿里云、腾讯云等大厂贵州节点,或本地靠谱平台);
对比售后(是否有新手支持)、价格(算总费用)、扩展性(能否升级);
先买小配置 + 短周期,用 1-3 个月,根据实际使用情况(比如是否卡顿、带宽够不够)再调整。
如果还是不确定,直接联系服务商客服,说清楚你的用途(比如 “我要在贵州做个小企业官网,每天大概 200 人访问”),让客服推荐配置,再对比 2-3 家,基本就能选到合适的了。
(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阅读,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、不代表任何立场以及观点。)